時事議題:疫情下-家庭及職業婦女家長之影響
本會兩位幼兒學校校長分享
香港東區婦女福利會幼兒園 李月芬校長
香港東區婦女福利會黎桂添幼兒園 陳淑美校長
疫情下-家庭及職業婦女家長之影響
婦女家長在疫情下所受之影響
- 負面情緒增加
家庭婦女在疫情下的日子更見艱難,在疫情之下加劇了她們的精神及情緒壓力,她們既要照顧停學的子女,又是在巿道疲弱下打散工維生的雙職家長,亦有照顧特殊兒童的母親,在寓所內長期與子女共處,孩子少了訓練,行為表現退步,多了問題,猶如困獸鬥,壓力瀕臨爆煲。
在疫情期間,由於市場經濟下滑,影響市場上的工作空缺,甚至有很多行業都出現裁員計劃,而婦女往往就是首當其衝會面臨裁員壓力,從而迫使她們退出職場。失業導致家庭收入減少,婦女更可能會因而遭到家人排斥,連帶產生負面情緒增加,容易患上情緒病或抑鬱症。
- 缺乏資源進行網上學習
由於家長對電腦科技之硬件及軟件技術知識不足,加上欠缺社交支援,往往在使用資訊科技上遇到困難,都要倍添時間去解決,有時甚至會因簡單的技術影響幼兒學習進度。基層家庭社區電腦配備及技術支援的需要很大。
- 影響幼兒學習進度
因幼兒無法上學,影響了幼兒的學習進度;更重要的是,為防疫而作出的社交距離限制,讓幼兒被逼長時間留在家中,無法與其他人進行正常的社交接觸和互動,這嚴重影響了幼兒的情緒和社交發展,與家長的磨擦亦相對增加,但這卻正是此階段的孩子最需要引導成長的地方。
- 但從正面來看,親子時間增多
家長在停課期間能與子女保持溝通,更了解子女在停課期間的困難和感受,因家長需自行為子女安排遊戲和學習的時間,停課令家長有更多時間陪伴子女,了解子女的學習能力和需要,促進其親子關係。
香港政府的支援
政府降低了在職家庭津貼計劃的工時要求,包括把非單親住戶的基本工時要求,由現時每月最低一百四十四小時大幅下降一半,為期一年。2021年6月實施。
教育局於2020年2月6日宣佈「停課不停學」後,主要沿用舊有計劃協助學生適應網上學習。早於2018年,扶貧委員會建議關愛基金資助清貧學生購買流動電腦裝置,以實踐電子學習的項目,為期三年,當年預計涉款約4.2億元,約10萬名學生受惠(但幼兒園學生並沒有受惠)。
在「資助清貧中小學生購買流動電腦裝置以實踐電子學習」計劃中,正領取綜援、學校書簿津貼的合資格中、小學生申請後,政府會將發放資助予學校,再由校方代為購買裝置。
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公布,向香港永久性居民派發$10,000的「現金發放計劃」。在職家庭津貼、以個人為申請單位的鼓勵就業交通津貼也有相若安排。
社署在疫情期間曾三次撥款支援幼稚園,鼓勵幼稚園根據校本的情況,使用撥款減免2-3歲班的學費,以舒緩家長的經濟壓力。
我們的建議
- 與出版社及學校合作,製作更多符合學校課程內容、適切的增潤學習材料及
延伸學習配套,輔助家長更掌握幼兒的學習進度,並能在家中與幼兒進行親子
學習,從而達到增長學業及親子關係的果效。
- 香港的家庭有不少是雙職父母,很多時候都會將小孩交給長輩或聘請外傭代
為照顧,除此之外,亦可以將小朋友交托於日間幼兒中心照顧。社會福利署資
助非政府機構提供幼兒照顧服務,惟服務名額經常不足。由此,我們認為政府可
以建議企業為在職婦女設立更靈活的工作時間。同時,增加更多的托兒服務,
幫助低收入家庭的婦女托管幼兒。除此之外,政府應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撥款,
增設日間幼兒中心,希望可增加服務名額。
- 疫情下,照顧者外出困難,難以帶同幼兒外出到街市等人多擠迫的地方,購買
食材及日常用品亦變成壓力來源,一日三餐的煮食、全天候的家務工作,以及
不同年齡孩子的學習及日常照顧需要,令照顧者身心勞累。可研究推出餸菜包
訂購及到戶派送服務,以及勵商界生活百貨網上平台、外賣速遞平台等,提供
一定數量的優惠配額予慈善機構分配給有外出困難的基層家庭,令他們有機
會使用到戶服務,減輕生活負擔。
- 因受疫情影響,很多課堂會轉為網上授課或以教學視頻發放,而家長卻受資源
限制,只能利用手提電話作為學習器材,而電話螢幕細小,會影響幼兒視力發
展。政府應提供基金擴闊資助網予有需要的家庭(其中應同時涵蓋有幼稚園
學生的家庭),作為購買電腦設備之用,以應對及支援新常態下的面授課與非
面授課交替學習的需要。